游客
题文

对碳酸钙、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三种碳酸盐的性质比较:
在1、2、3三试管中依次加入碳酸钙、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各少量固体(各2份)。
第一份:在1、2、3三试管中各倒入少些水并振荡至充分溶解,用玻璃棒蘸取液体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测定三种物质的pH 。实验时要多次使用玻璃棒,所以,每次测定后应对玻璃棒进行                    处理。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上述三种碳酸盐水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试管编号):
试管      >试管      >试管     。
将1、2、3三试管置于烧杯内热水水浴。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和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出
三种碳酸盐的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              >               
按盐的组成分类,碳酸钙、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依次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初步推想,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的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应该是:
          >              >               
第二份:在1、2、3三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都能观察到                      
要鉴定该气体,你的操作方法是:                                      
碳酸钙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 此时取适量
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 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 N a O H 2 N a C l + 2 H 2 O = 电解 2 N a O H + H 2 + C l 2 .但粗盐中含有杂质 N a 2 S O 4 M g C l 2 C a C l 2 、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 N a O H 除去 M g C l 2 ;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 B a C l 2 除去 N a 2 S O 4 ;④用稍过量的 N a 2 C O 3 除去 C a C l 2 等;⑤用稍过量的 H C l 除去 N a O H N a 2 C O 3 ;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步骤编号);
(2)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 C a C l 2 ,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98%浓 H 2 S O 4 密度为1.84g/cm3,62%浓 H N O 3 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 H 2 S O 4 与浓 H N O 3 的混合溶液,则应将(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1)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其核电荷数为
(2)质量分数大于1%的盐酸溶液常温下pH7(填">"、"<"、"="),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色;
(3)金属钛又称为21世纪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用途.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工业上生产钛是在高温下用熔融 T i C l 4 与钠反应制得.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纯碱
(2)烧碱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金属

同学们在学习 C a O H 2 的化学性质时,对 C a O H 2 溶液和 N a 2 C O 3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 C a N O 3 2 溶液呈中性.② C a N O 3 2 + N a 2 C O 3 = C a C O 3 + 2 N a N O 3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 N a O 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 N a O H C a O H 2
丙同学认为:含有 N a O H C a O H 2 N a 2 C O 3
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