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猜   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
(3)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
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所示):

① 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1)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1、图2)。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                

图1: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反应         

图2澄清石灰水与NaHCO3溶液反应
(2)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               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3)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             ;根据你分析:Na2CO3受热       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任写一种)。
【拓展应用】(1)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                方法除去。
(2)把105g氯化钙溶液与100g5.3%的碳酸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5克锌与26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试计算:

有73克10%的盐酸溶液,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完全中和上述盐酸,通过计算,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多少克?

我国很早就掌握了湿法炼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计算炼出32kg的铜需要铁质量为

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到氧化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CaO+ CO2
现有200g碳酸钙,可得氧化钙克?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今有40g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20g,取出稀释后的溶液5g,试计算,这5g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