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经济学理由应该是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大量生产者投入生产,从而使价格下跌
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
④实行最高限价,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扬子晚报》曾开展中
学生“偏才”现象大讨论。复旦大学欢迎“偏才少年”韩寒到学校旁听;“偏才少年”满舟作为保送生提前被该校录取。据此回答35-36题。 “偏才”主要体现了()
| A.主要矛盾 | B.矛盾的主要方面 |
| C.矛盾的对立 | D.矛盾的统一 |
上述材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1.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办事情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③看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是()
①郸学步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唇亡
齿寒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2010年,我国共出现1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扬沙、浮尘过程6次,沙尘暴过程8次,强沙尘暴过程1次,共有15个省(区、市)的780多个县(市)受到沙尘天气影响,受影响土地面积32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3.2亿。
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治理事业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理的理想,不要今年植树,明年就期望见效。这一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树立正确的意识,让意识决定物质 |
| B.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光明 |
| 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
| D.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
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体现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
|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