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二号FT1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按预定计划,顺利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46.9公里的初始椭圆轨道。材料说明了实践的特点()
A.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
B.主观能动性,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
C.社会历史性,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
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2010年12 月3 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进行综合试验,以测试和评估此路段,为2011年7月份的试营运作好准备。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 486.1 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蕴含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③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
④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 )
A.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确定的 |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
C.真理作为意识范畴具有不确定性 |
D.不同事物的各有其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