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央政府主要领导近期分赴各地密集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明确指出,根据这次调查2012年将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现行经济政策。
材料二: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规范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责任”的知识,简述当前我国经济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必要性。(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 年
“三农”支出
3397
4318
5955.5
7253.1
8183. 4
教育支出
538. 33
1076. 35
1603. 71
1981.39
2159. 9
医疗卫生支出
138. 03
664. 3
826.8
1273.21
1 38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23 .03
2302.36
2743. 59
3296. 67
3582. 25

注:①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在(1)(2)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解读材料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财政有关知识分析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分)

材料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理由。

材料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注:我国小微企业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

占企业
总数
占全国
就业量
占全国
出口量
占税收
比重
最终产值
占GDP比重
90.2%
60.8%
60.7%
52.3%
60.1%

注:小微企业的显著特色体现在“低、小、散、弱”,即产品低端、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抵抗能力弱。2011年1-7月我国小微企业总体利润率不足3%。
材料二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玻璃门现象”,即看似很多领域是面向小微企业敞开大门的,但是因为配套措施的欠缺,导致国家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因为隔着“玻璃门”可望而不可及。近期,国务院将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切实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给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给以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打开“玻璃门”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二中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有什么经济意义?

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
(1) 从哲学上说明“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因。(12分)  
(2)有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9分)

2012年6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不断向纵深发展,确保在关键之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上述要求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
(2)上述要求是怎样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