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 B.鱼塘 | C.果园 | D.菜地花圃 |
读图,完成问题。图中①城市
A.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
B.有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
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
D.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
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稀土工业 | B.石油化学工业 |
C.钢铁工业 |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
B.地处迎风坡 |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
D.多锋面、气旋活动 |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
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 | B.20℃ |
C.30℃ | D.40℃ |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下列省份与滨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渤海 | B.辽宁、山东--东海 |
C.江苏、安徽--黄海 | D.浙江、广东--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