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
(1)材料一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2)材料一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 ,表示平均温度偏差的是
(4)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而企鹅的原栖息地遭到破坏,迫使企鹅不断往高处迁移,其数量也越来越少。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C;D;
(2)A处气候成因是。
(3)E处的气候特征是,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
(4)沿图中直线由西南向东北走,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5)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主要位于盆地。
(6)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试分析其原因。
。
读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
ABCDE。
(2)C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E地的典型植被是 。
(3)美国的“硅谷”位于(农业带字母)内。
(4)影响A农业带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D点是(地形), 其海拔高度为米。
(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C点的气温应是℃。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在沿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为,理由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 。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此地为 ______(昼或夜),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D>B>A>CB.C>B>A>D C.D>A>B>CD.B>D>C>A
(6)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__形式。它的实例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读图甲“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乙“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MN表示_______。
(2)图甲①~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 。(填序号)
(3)图甲中②位置的日期是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地点的纬度是______(选择填空)。
A.0º B.23º26´S C.66º34´N D.90ºS
(5)图甲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图乙所示地点白昼变______,且昼_______夜,此时段_______(选择填空)。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C.北京日出时间逐渐变早 D.北京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