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如下:据图解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涉及到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
(2)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
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
,这种细胞膜外的结构称为。
(4)已知ab=bd,则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次。
(5)如果在图中B和C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C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C变化。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 ___,此植物CO2的固定途径的反应式是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多、少)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增加、减少)

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静止地放在动摩擦因素为的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初始位置在A处,离A处2R的B处固定放置一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的半径为R,最低点与地面相切;空中有一固定长为木板DE,E与轨道最高点C的正下方水平距离为,竖直距离为,现给物体施加一水平方向、大小为F的恒力,运动一段距离R后撤去恒力F,假设物体能够达到B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7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物体如能通过最高点C,则经过C点的最小速度大小为多少?
(3)物体要经过C点打到木板DE上,讨论F的取值范围?

如图6所示A、B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极板间是一匀强电场,B板接电源的正极,一带电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的大小为q,小球被一轻质细绳系着,细绳的一端固定在C点,静止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球与B板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则
(1)小球的带何种电荷



图6

(2)AB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

(3)假设A、B板足够长,将绳子剪断后,小球到达B板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 (“交流电” 或“直流电”),每隔 s打下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_ ___
b _ _ ___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
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 B. 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