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2N=20),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下图为F1代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即与上述两对基因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正常情况下,2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 D.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免疫主要在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发挥作用
②由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③T细胞、B细胞都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④一部分效应T细胞可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效应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并使之裂解
⑥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A.②⑤ | B.②③ | C.③④ | D.③⑤ |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细胞识别抗原的实质是其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
B.识别了抗原的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
C.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D.记忆B细胞识别再次进入体内的抗原,并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
眼泪中有一种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A.被动免疫 | B.体液免疫 | C.特异性免疫 | D.非特异性免疫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渴觉 |
B.机体失水时,大脑皮层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
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
D.细胞外液Na+浓度升高时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