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3小题。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 B.15时 |
C.9时 | D.19时 |
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 B.65°N |
C.75°N | D.85°N |
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 )
A.环境承载力 |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 | C.人口容量 | D.人口合理容量 |
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的文化水平 |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 D.资源状况 |
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展中国家土地使用较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小,所以人口数量多 |
B.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 |
C.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 |
D.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的压力小 |
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 ( )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 |
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 |
C.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 |
D.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
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 |
B.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
C.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加 |
D.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 |
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 )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
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
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 |
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
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和“传统型”的相同之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