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后回答1~3题。

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
3.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读图回答1~2题。

1.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A.平流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光球层
2.日全食发生时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与之相关的大气削弱作用主要是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2.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回答1—2题。

1.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2.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城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据此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2.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②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这种产业转移也可以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