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N、O、S、Na、Ca、Fe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甲组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2)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若A~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别,且有黑色固体、白色固体、黄色溶液、大量气泡等现象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组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先关闭弹簧夹K,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打开弹簧夹K,烧杯③中液体倒流入锥形瓶中,且锥形瓶底部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无其它明显现象。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锥形瓶中溶液 |
烧杯③ |
试剂 |
H2O |
|
|
|
|
|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是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为了使 MgCl2转化为沉淀,试剂A可以用______,
加入试剂A过量的目的是,验证MgCl2已完全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A后,能分离得到沉淀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试剂C可选用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
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G是;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5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
(3)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下图是常见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1)写出化学式:B▲,E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③▲。
(3)反应④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该反应▲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4)从混合物甲中回收固体E,经过的操作依次是溶解、 ▲、洗涤、干燥,你所填写的这步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
有X、Y、Z三种物质,已知:X为钠盐,Y为碱,Z为氯化物,经实验,结果如下:① X、Z的 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② Y、Z的 溶液混合后出现蓝色沉淀;
③ X、Y的 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则X为;Y为;Z为。(填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