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lob.png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2)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简述,为什么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4-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人涨幅与GDP涨幅的比较。

材料二 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中,“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榜上有名,这源于部分食品价格非正常高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存在大量游资故意炒作和市场价格监管不力两大主因,另外还与总的供应量减少,国内市场需求量日趋上升,出口量增加有关。目前,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CPI上升的主要“贡献者”,对普通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压力。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食品等物价。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谈谈党中央这一举措的依据。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材料二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追求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纪念日。回眸过去89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探索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历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总结建党以来最基本的经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听取了国务院关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情况的汇报,全面部署当前舟曲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科学处置、全力开展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生命救援行动。一定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要制定科学方案,要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治次生灾害,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2)从唯物论角度,结合材料说明为何强调“科学安排”、“科学处置”、“科学方案”以及与科学实施相关的“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材料一: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13个世居民族、47个民族成分。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亲如兄弟、休戚与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新疆的各族人民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材料二:2009年,新疆“7·5”事件是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我们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大好局面。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们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