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②人的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③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 |
回眸2009,“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A.推动中国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 |
B.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
C.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
D.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 |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海地大量的人员伤亡,8名中国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壮烈牺牲,中国政府当天派出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开展救援。这说明
A.参与海地救援可以扩大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 |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
D.我国政府组织国际维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一种行为 |
漫画《网络问政》中政府官员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政治权利的不断扩大
②拓宽了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渠道
③增加了政治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强化国家的政治管理
④有利于促进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同票同权”时代。“同票同权”表明
①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农民有了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③农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进一步保护和尊重
④农民的政治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