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 : TB =" 1:" 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A : RB = 4:1; VA : VB = 1:2 B. RA : RB = 4:1; VA : VB = 2:1
C. RA : RB = 1:4; VA : VB = 1:2 D. RA : RB = 1:4; VA : VB = 2:1
如图所示,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带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
B.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
C.在P点释放静止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
一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沿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在运动过程中,位移为s,加速度为a,动能为Ep,合外力做功的功率的大小为P,则下列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物理规律以及物理量的单位等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牛顿第一定律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的结论 |
B.开普勒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并揭示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力学原因 |
C.库仑最早引入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
D.kg·m/s2与Wb·A/m能表示同一个物理量的单位 |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B物块用长为0.25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g取10m/s2)。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块随转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细线的拉力、重力、支持力、B对A的摩擦力的合力提供的
B.转盘的角速度为4rad/s时,细线刚有拉力
C.A物块刚要脱离B物块时转盘的角速度为4rad/s
D.转盘的角速度大于6rad/s时细线将被拉断
如图所示的变压器,接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容器能正常工作,现将电源换成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则()
A.由于乙交变电流的周期变短,电流变化的比第一次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比第一次大,因此灯泡比第一次亮 |
B.由于乙的频率比甲的大,因此电容器有可能被击穿 |
C.无论接甲,还是接乙电源,若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灯泡都变暗 |
D.若将原线圈n1的匝数增加,灯泡消耗的功率将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