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
B.秒表 |
C.0~12V的直流电源 |
D.0~12V的交流电源 |
(2)本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顺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采用双缝干涉仪,它包括以下元件:A白炽灯;B 单缝片;C光屏;D双缝;E滤光片(其中双缝和光屏连在滤光筒上)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 (A已写好)
(2)正确调节后,在屏上观察到红光干涉条纹,测出10条红光条纹间的距离为,改用绿光滤光片,其他条件不变,测量10条绿亮纹间的距离为
,则一定有 大于 。
(1)下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实验时应选用密度大体积小,并且下端有橡胶垫的重锤
B.实验时,当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同时,立即接通电源.
C.要选用第1、2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D.实验结果总是动能的增量略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E、纸带的上端用夹子夹住比用手拉住要好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合理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数值的单位是mm;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设重物的质量为1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重物从开始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J。
(3)重物下落到计时器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_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规律.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均匀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 ______
(2)在用做“探究功与速度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____。
A.通过控制橡皮筋的伸长量不变,改变橡皮筋条数来分析拉力做功的数值 |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
C.实验过程中木板适当垫高就行,没有必要反复调整 |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即可. |
(3)实验结束后利用所得的数据,画出的正确图像应该是图中的图
在验证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 两支弹簧秤的拉线之间夹角要适当大些有利于作图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两细绳必须等长
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入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室中只给出了量角器,则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