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 B.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
| C. | 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 D. | 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 B.陈独秀 | C.康有为 | D.李鸿章 |
如图是戊戌变法时期,他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
| A.蔡锷 | B.梁启超 |
| C.康有为 | D.谭嗣同 |
“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 B.《辛丑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瑷珲条约》 |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
|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