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法国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来,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人民反抗。1812年,他率军入侵俄国,惨败而归。欧洲大陆的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封建国家和英国乘机围攻法国。在1813年秋天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沙俄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1685年,康熙帝派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4月10日,因菲律宾军舰欲抓扣我渔民,引发中菲南海对峙。针对这一事件,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一是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丝毫让步。二是和谐稳定是中国要维系的大局……。应该说,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仍是当前解决黄岩岛问题的最佳路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这种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
(1)请回答材料一中"他"是谁?
(2)根据材料一回答,"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性质有何变化并导致了什么结果?
(3)根据材料二回答,你如何认识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什么条约?
(4)依据材料二、三回答,康熙帝处理领土争端和当前中国政府对待南海争端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有许多展板已完成。请你思考并完成下列版面内容。
(1)展览活动名称
(2)完成下列未完成的版面: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年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了。
1953年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完成下面图示:

(4)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请你举出至少两项。
(5)看完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展板,你有什么感受或启示?(至少2点,2分)

2014年8月15日时抗日战胜胜利69周年纪念日,学校布置同学们利用暑假举办一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主题拟定】
(1)为此纪念活动拟写一个标语。(要求要具有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
【历史回眸】
(2)请你举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即可)及为抗击日寇中华民族英勇奋战的两个战例。
【歌曲聆听】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3)通过歌曲可以判断出这首歌的歌名应该是

A.《新四军军歌》 B.《八路军军歌》
C.《解放军军歌》 D.《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4)“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除了歌词中提到的这次战役,你还知道这支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还参加了哪次大规模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
【感悟分析】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一致认为,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李明所在学习小组对这三个总统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战争为华盛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威望。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这个新国家的象征。——《大国堀起》解说词
(1)解说词里的“战争”指什么战争?新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图说历史】
(2)图1 林肯和图2 罗斯福你更欣赏哪一个美国总统?并说明理由。

【方法运用】
同学们研究完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个美国总统,为他们的贡献所倾倒,但是围绕着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李明和王成却辩论上了,见图3 。

(3)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方法?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后初期……为了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在美国的操纵下,1949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摘编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独立活动。……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主要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该条约是在哪次国际性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通过两次国际性会议,帝国主义国家确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2)材料二中的“战后”指的是哪次战争后?据材料二内容,美国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针对这一组织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导致了哪一政治格局的形成?
(3)材料三中的“新秩序”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发展趋势?“旧秩序”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面对“世界新秩序”,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近代前期,中国各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阶级
材料
问题
探究
地主阶级
材料一:

图一:《海国图志》 图二:江南制造总局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作品的作者是谁?该作品的编写目的是什么?
(2)图二是在哪场运动中创办的哪种类型企业?
(7)综上所述,近代前期中国各阶层的探索有何共同作用?
农民阶级
材料二:洋人好比一只鹰,红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太平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3)材料二中的军队建立于何时?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材料三:

图三:严复图四:京师大学堂
(4)材料三中的人物他的第一部译著是什么? 图四是哪一场运动留下的成果?
革命派
材料四: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临时大总统誓词
(5)根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完成了什么任务?
先进知识分子
材料五: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6)根据材料五写出该运动的口号,指出其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