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2题。
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 A.1970年 | B.1980年 | C.1990年 | D.2000年 |
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 A.年降水量增大 | B.上游围湖造田 | C.植被覆盖增加 | D.水土流失加剧 |
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读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
|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
五校2014年11月半期考联考期间,福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
| 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
| 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
| 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
下表中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长,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当地球公转到图四个地点时,所对应的节气正确的是()
①甲──春分日②乙──夏至日③丙──春分日④丁──夏至日
| A.③④ | B.①② |
| C.②④ | D.①③ |
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
①公转速度越来越快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时段是()
①从甲到乙②从乙到丙③从丙到丁④从丁到甲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
|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
|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
|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