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中混有乙烯,欲将乙烯除去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 |
C.溴水,浓硫酸 | D.浓硫酸,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出当时最重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撞入一个
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一个中子而产生的一种新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111 | B.112 | C.113 | D.114 |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
B.元素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
C.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
D.元素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
U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2a+2 | B.2a+10 | C.a+2 | D.2a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铜粉,共热,铜粉溶解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O3-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有有色产物生成且能溶于浓硝酸 |
C.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D.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