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有0.6molCl-、0.8 molSO42-及一定量Mg2+和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不考虑Mg2+和Al3+水解及水电离对离子数目的影响)。若反应前Al3+的物质的量为a mol,Al3+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则下列正确的是
A.x=![]() |
B.x的取值范围是0<x<11/32 |
C.A点横坐标的值不随x发生变化 |
D.若B点横坐标为200mL时,c(NaOH)=7.0mol/L |
黄铜矿(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其煅烧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2Cu2S + 3O2 →2Cu2O + 2SO2……① 2Cu2O + Cu2S →6Cu + SO2……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只有SO2 |
C.若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
D.将1molCu2S冶炼成2molCu,需要O2 1mol |
某天然碱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Na2CO3·NaHCO3·2H2O,取少量该物质溶于水得稀溶液,在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HCO3-+CO32-+3H+→2CO2↑+2H2O |
B.HCO3-+3CO32-+7H+→4CO2↑+4H2O |
C.2HCO3-+CO32-+4H+→3CO2↑+3H2O |
D.CO32-+H+→HCO3- |
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ˉ)>c(CO32-) |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
C.随着CO2的通入,![]() |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元素W分别与X、Y、Z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B.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X < Y < Z < W |
C.Z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有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
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