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 溶液中水的质量,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
| A.①和④;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④和⑤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4.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中
|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B.实验中用去氧气的质量为9.6g |
| C.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 D.该有机物可能为甲烷(CH4) |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
| B.②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
|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 D.④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2013年元月,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PM2.5明显增多,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人们出行时常戴口罩以防止颗粒物进入肺部,戴口罩与下列过程的原理相似的是
| A.吸附 | B.蒸馏 | C.蒸发 | D.过滤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
|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