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日5月1日上午,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京举行。自上一届中美科技联委会2009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以来,中美科技创新合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中美成立了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两国5年共同出资1.5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汽车、清洁煤和建筑节能领域的联合研发。在两国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美成功举办了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和青年科技论坛,即将启动“青年科技骨干访问计划”,每年由中方选拔12名青年科技人员访美。为提升中美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度提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鼓励研发机构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还将逐步加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力度,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区域科技合作中心和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支持中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等。
材料二: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2012年5月1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去贺信。 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中美两国都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积极推进科技合作。 胡锦涛表示,相信在中美两国政府和科技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下,中美科技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上述材料体现了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重要观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江某自小学习勤奋,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积极纳税,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1) 江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 江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 江某如果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或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对吗?为什么?
偷看别人日记,传播小道消息,偷拍,偷拆信件等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1)上述行为是否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2)什么是隐私权?
(3)法律为什么要赋予公民隐私权?
近两年来,我国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如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党和人民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挽救生命,救治伤员,灾区的人民也积极开展自救。
(1)材料中所说的国家和人民的紧急救援保障了两地灾民什么权利?
(2)这种权利的重要性是什么?
(3)自然灾害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做?
中学生小新和小华一起去超市买文具,没看好就不买了。走到门口就被超市保安拦住,怀疑她们偷东西,提出要搜身,她们俩坚决不让搜,双方争执起来。
(1)保安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如果遭到拒绝后保安仍要搜身,这两位中学生应怎么办?
(3)现实生活中侵犯类似权利的行为还有哪些?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我国法律又规定: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示:可以从两者的不同点、共同点和相互联系这三个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