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拿破仑.希尔的祖父是北卡罗莱州的马车制造师。老人在清理耕种的土地时,总会在田野的中央留下几株橡树,并用这些橡树制造马车的车轮。年幼的希尔对祖父的举动困惑不已,问:“森林中那么多树可以砍,你为什么偏偏用田野里的橡树做车轮呢?”祖父和蔼地笑了笑说:“森林中的树互相遮蔽,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田野中的橡树没有什么依靠,需要百般挣扎才能和大自然对抗,没有茁壮的身躯就难以存活。用它们做车轮,才可以承受沉重的负荷。”
在拿破仑.希尔的自传中,他表示,那是他一生中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有所感触?是啊,森林中互相遮蔽的树,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而在田野中独立成长、身经磨练的橡树,才能承受沉重的负荷而委以重任!人生如树!你是否也想拥有橡树一样的人生呢?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从苦中得来的。比如,苦涩的“柳叶儿”为作者宋学孟的童年抹上了一丝亮色,艰苦的历险将汤姆·索亚带进了神秘新世界,风雪苦读让宋濂体验到求知的兴味……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苦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请以《回家》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在的校名、人名、地名,如不得不出现,请按下面的要求完成;4、不得抄袭或套作。
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一】父母的叹息与唠叨,或许是因为你的过失而使他们未能心悦;父母的教诲与训导,一定是指望你能学有所成而使他们释怀;父母的微笑与爽朗,当然是因为你的积极进取而使他们看到了希望!请以“父辈的期望”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通顺,中心突出。 ②内容生动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准抄袭本试卷上的材料内容。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当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要求:①自选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体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准抄袭本试卷上的材料内容。
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线上可填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激情……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字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