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十数分别如图13(a)、(b)所示。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9)
![]() 实验序号 |
电压Ux (伏) |
电流Ix (安) |
电阻Rx (欧) |
电阻Rx平均值 (欧) |
1 |
|
0.20 |
|
|
2 |
|
|
|
|
3 |
6.0 |
0.58 |
|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张组的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
长方体木块的放置 |
表面情况 |
压力/N |
测力计示数/N |
1 |
平放 |
木板 |
5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9 |
3 |
侧放 |
木板 |
5 |
1.2 |
4 |
平放 |
木板上铺毛巾 |
5 |
2.0 |
(1)在实验时必须让木块做运动,这样摩擦力才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依据的原理是知识.
(2)要验证猜想A,应选取序号为的两次实验;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的两次实验.
(3小张同学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猜想C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盛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电阻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1)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产生的热量越多。
(2)本试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金属丝串联的方式,控制和 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把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为。为了保证这种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 。
(3)小明想把该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则他应将其中一个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同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乙烧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相等的镍铬合金丝,并将两个烧瓶中的金属丝做绝缘处理。
小光和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矿石样品、细线、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1)天平调节好后,小光将矿石样品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甲所示。接着他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样品的体积,量筒中放入矿石样品前后,水面静止时的位置如下图乙所示。通过以上测量可知,矿石样品的质量为g,体积为 cm3,密度为kg/m3。
(2)小红想:如果不用量筒,能否测出矿石样品的体积呢?她找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图丙),测出了矿石样品的体积。请将小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写出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矿石样品体积的表达式
下图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装置,导体ab、开关、灵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组成电路。
(1)实验中,我们通过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 ;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2)闭合开关,让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发现电流表的指针 ;让导体ab静止,磁铁水平向右运动,则电流表的指针 。(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快慢是否有关,则应闭合开关,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 ,观察得出结论。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2)可以看到小车沿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是因为阻力最(填“大”或“小”)。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