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
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或俗语,错误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剧烈 |
B.釜底抽薪:将可燃物撤出燃烧区 |
C.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的熔点高 |
D.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C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将石油加热炼制,以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
B.不小心将食醋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大理石地面被腐蚀 |
C.用铝制容器盛放酸性食物,铝制容器被腐蚀 |
D.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沼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