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材料二:清政府收复台湾后,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关闭了其它对外贸易港口,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考订、扩编而成的。《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被奉为"海防宝鉴"。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当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海国图志》的编著者是谁?他在该书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下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5)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今年将是我国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18个农民摁手印群雕图二:大包干纪念馆
图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四:上海浦东开发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3)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些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
(4)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2)“老人”是指哪位领导人?“画了一个圈”中的“圈”指哪些地方?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中的“春天 ”是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感知历史对比分析】
材料一如图
(1)如上图,从“1908 年”到“1912 年”,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l 分)
【再现历史深入理解】
材料二“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超来了。”——1949 年9 月21 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l 分)
【总结历史升华情感】
(4)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 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