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C”物质属于 (填“氧化物、 酸、碱、盐”)。
(2)若反应③中金属为Fe,则盐可能是 (填“化学式”)。
(3)若反应①常用于工业上除铁锈,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应④⑤⑥均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碳来生产碳酸水,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保持高压低温的环境,其原因是 ;在家里可用小苏打粉和柠檬加在水中制作碳酸水,若取498mL的水和2g的小苏打粉混合溶解,则所得小苏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下图中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
都是黑色固体,
、
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
的化学式;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如图所示,
--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为石灰石,
为蓝色沉淀,
和
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
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
.
(2)写出合理的
和
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3)已知
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
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
中一定含有,滤液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某化肥
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
、
,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是.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填"能""不能"之一)证明
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其基本反应类型为,C+E→B+D.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