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A. | 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 B. | 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
C. | 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 D. |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
2.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 |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
B. | 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
C. | 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
D. | 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
读世界各大洲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不包括大洋洲)回答3—4题。属于欧洲的是()
A.a | B.b | C.c | D.d |
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a | B.b | C.c | D.d |
右图为“广东省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图示时间段内,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特征是()
A.持续增长 | B.持续下降 |
C.先降后升 | D.先升后降 |
近年,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
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
C.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
D.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7~18题。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
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
B.集约化程度低 |
C.商品率高 |
D.科技水平低 |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
B.乙城市圈80年代 |
C.甲城市圈90年代 |
D.丙城市圈90年代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 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