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北京的日期是,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区到东12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角速度逐渐,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冬至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阴影画出夜半球,并画出太阳光线
(2)该图太阳直射________(纬线), 日期是________前后。
(3)这一天地球位于________(远日点,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慢,快)。
(4)这一天,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5)C处水平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力的作用下向________偏转。
(6)这一天内,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________,主要物质成分是________。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什么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旧时,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房屋建筑特点差别较大。北方墙体厚,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房项坡度平缓或是平顶,床多为多坑。南方墙体薄,南北墙均有窗子,房顶坡度大,廊檐较宽,床多为木床或竹床。今天,现代多市高楼大厦林立。已经没有了旧时南北建筑的显著差异。单纯以建筑外观不容易区别南方和北方了。
(1)以古代南方与北方的建筑差异,说明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2)现在南北方建筑的差异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