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两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土地裸露,山体风化,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有改动)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几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死海蒙“冤”程刚
①在福斯迪克的《奉献的意义》一书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②加利利海和死海是由同样的水形成的,从赫尔蒙峰和黎巴嫩松林里流淌下来的水同样的清澈和甘洌。加利利海美丽而充满生气,因为它有一个出海口,它在索取的同时也在付出,它把甘甜的水聚集起来,是为了把水引去滋润约旦平原。有着同样优质水源的死海却是一幅可怕的景象。因为死海没有出海口,它就只能不断地索取,不会去付出。而这就是无私的人和自私的人的区别。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祝福,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去给予,去奉献,就像加利利海一样;而有的人只会索取。
③这段文字的确给人以启迪,但死海本身未必同意。
④死海是个“苦孩子”,唯一施舍它一口奶水的是约旦河。这是一条匍匐在西亚裂谷中的河,蜿蜒不过360公里。如果说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这些烟波浩渺的大河是丰腴的贵妇,约旦河不过是一个羸弱的村姑。就是那点可怜的流量,还被加利利海拦截了大半!这就像一奶同胞的两个兄弟,一个吸足了奶水后才肯把干瘪的乳房甩给另一个,无怪乎另一个会面黄肌瘦。更糟糕的是,本应属于死海的70%-90%的约旦河水,因约旦人叙利亚人以色列人生活的需要而改道流入他们的喉咙和养活这些人的农田。
⑤死海也是生不逢地,这是出身问题,不好改变。这一带大概是火神爷的领地,夏季气温平均可达34℃,最高可窜至51℃,冬季也有14-17℃。气温高,蒸发量就大。再者,龙王爷想必喝不惯咸水,总不肯光顾此地,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却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只能变得越来越“稠”。身处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能保持一汪蓝盈盈的咸水,已是极其难能可贵了,死海还有何能去救济别人?
⑥与死海相比照的另一个湖是贝加尔湖。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湖,其最深处可达1600米,简直就是嵌在地球上的一眼深井!这个曾被中国人称为“北海”的湖确实有些海的气势,它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湖,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五分之一,比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还要多。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贝加尔湖如此丰yíng的水量应该是付出的典范吧?说出来定会令福斯迪克先生大失所望:在贝加尔湖的周围,有色楞格河等大大小小336条河流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而从湖中流出的河流,仅一条安加拉河。
⑦上述说法贝加尔湖也未必同意。贝加尔湖优质的淡水养活了1200多种动物和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其他湖泊无一望其项背。死海里面除了活跃在显微镜下的几种微生物,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不过它滋生的黑泥有美容护肤作用,还可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病,这让以色列和约旦都大赚了一把,死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疗养胜地,从希律王时期就开始了。 (摘自《知识窗》2010年第2期)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干瘪( ) 丰yíng( )文章为什么以“死海蒙‘冤’”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说说“如果说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这些烟波浩渺的大河是丰腴的贵妇,约旦河不过是一个羸弱的村姑”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话,为死海“伸冤”。(50字以内)
死 |
海 |
真 |
的 |
很 |
“ |
冤 |
” |
, |
它 |
||||||||||
(50字)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①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②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③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骚》,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皱褶如破箐注冷流,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误并不在谋略
而是在宫帏,屈原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言志的《离骚》,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骚。
④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他们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⑤那日走江,行至秭归,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⑥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汩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纯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注: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媭:(xū),古代楚国人称姐姐叫媭。请理解“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在屈原沱的传说中,屈原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钟馗和屈原的像都被百姓张贴在家门上,他们在民间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划线句子我为什么总觉得他很冷?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另一种呼唤”的理解。(80-100字,5分)
80 |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送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一位上了年纪而且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
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
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1)文中能表现“死了倒好,活着没意思”的句子是(2分)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2分)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2分)
这个道理是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带柴刀的校长
孔祥树
①那年师范毕业,我无奈地背起包裹,去白云小学报到。
②白云小学位于高山之上,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山下老师都望而生畏,偶尔有个倒霉蛋分去了,也只是教个一年半载,就拼死拼活调下来。
③来到山脚下,仰望莽莽苍苍的白云山,不禁心发怵,腿发软。我强打精神,走上一条羊肠小道。两边草深林密,长满茅草荆棘。没走几米远,手就被划了几道血痕,衣服也挂了几个口。我踉踉跄跄,沮丧极了。但很快越走越开阔,越走越敞亮。仔细一看,路好像被人割过,两边倒伏着新鲜的杂草。我加快脚步,汗流浃背上到山顶,发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领着十几个小孩,正在迎接我。小孩衣服打着补丁,每人拿一把柴刀,手脸划着血痕。他们微笑地望着我,一齐大声喊:“吴老师好!”中年人一见我,急急放下柴刀,大步迎上来,一把握住我的手:“吴老师,欢迎欢迎,像你这样的科班人才,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呀。”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
④中年人就是白云小学朱校长。他是个民办老师,在这里教了二十多年。本村还有一个与他一起教书,撑了几年后,受不了这个罪,出去打工了。本地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就让我来锻炼锻炼。
⑤白云小学是所完小,复式班教学。我与朱校长每天连轴转,没有一节空堂。一天下来,口干舌燥,骨头像散了架。晚上,学生回去了,我们点盏煤油灯,伏案备课。有时天热,蚊子嗡嗡叫,一抓好几只;有时起风,房子千疮百孔,尘屑簌簌往下掉;有时月朗星稀,野兽又像厉鬼高一声低一声叫,让人毛骨悚然。周围没有一点人声,没有一点亮光。学校就像一座孤零零的寺庙,被遗弃在荒山野林中。
⑥一天晚上,朱校长敲开我的门,把一部旧收音机放到我桌上:“晚上难捱吧,听听这个破匣子吧。”我连忙推辞:“还是你自己听吧,这可是你多年的宝贝呢。”朱校长笑笑:“你年轻,听听好,接受新东西快。我在这里蹲多年,习惯了。”朱校长说完走了。我拧开收音机,沙沙噪响,但也很是欣慰。
⑦偶有闲暇,朱校长就拿着那把柴刀,端着一瓢冷水,向操场一角那块磨刀石走去。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刀磨好了,在阳光下,闪着白光。有时我晚上睡觉了,也会听见外面的磨刀声,沙沙沙响,像一首催眠曲,伴我入梦。
⑧每天天蒙蒙亮,我还躺在被窝里,就听见外面学生叽叽喳喳。我起来一看,原来是朱校长接学生上学来了。他拿着柴刀,头发凌乱,裤腿和解放鞋都被露水浸湿。他笑着对我说:“路上杂草长得疯,一天不割,就成了拦路虎。”
⑨我与朱校长一起吃饭,油盐是他从家里拿来的,米是他帮我买的,菜都是他在学校后山种的。生活虽然清苦点,但也有种家的感觉。有时憋得慌,放假回去一趟,朱校长就拿上柴刀,为我割割路,送我下山。等我上山返校,他又把路割好,早早在路上等我。
⑩又开学了,直到上课,还没有看见朱校长,只看见村长一个侄子。一打听,才知道朱校长被村里辞退了。
⑪过了两天,朱校长来了,我差点没认出来:白发像一堆杂乱的草,脸庞像一张揉皱的纸,眼睛像两个下陷的洞,比原来好像老了十几岁。朱校长把包裹整理好,把房间打扫干净,准备走。我拿上收音机,急急送去。朱校长嗫嚅着:“我现在不教书了,不需要再听了,你还是留着吧。”我说:“我准备买部新的。再说,它陪伴了你这么多年,你也好作个纪念。”朱校长不再推辞,微颤着接了过去。朱校长从墙上取下那把柴刀,抖索着递给我:“我也没有其他东西,这个给你做个留念吧。以后我不能再接送你了,你自己也好割割路。”我接过柴刀,背转身,泪水夺眶而出。
⑫一学期总算完了,我如获大赦,挑着行李,急急下山,发誓再也不来了。
⑬走不多远,突然发现前面的路修过,变成了石块水泥砌成的台阶。路上还有一些村民,正在忙着平基和泥搬石头。仔细一看,还有朱校长。我来到朱校长面前:“这是乡里还是村里出钱修的?真是行善积德呢。”朱校长拍拍手里的泥巴:“不是乡里也不是村里,是我出的钱。”我一惊:“你家那么困难,哪来这么多钱?”朱校长憨厚一笑:“村里辞退我时,把拖欠了七八年的工资跟我结了。我总算把这块心病解决了,孩子上学再不需要割路了。”他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
⑭我望着朱校长,一时无语。
⑮这一刻,我改变了主意……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0年合订本,有删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标题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第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为环境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它的作用。
请分别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两个句子。
⑴那双手像松树皮般粗裂,把我的手握得生疼。
从修辞角度:
⑵他用手浇水湿润石面,再侧着刀来回磨,轻柔缓慢,像打磨一件玉器。磨了一会儿,
他就浇水清洗刀面,看是否锃亮,再用手抚摸刀锋,看是否锋利。
从描写角度: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朱校长是个怎样的人。
在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所有曾在白云小学学习的人准备联名向组委会递交一份申请书,并附上一段颁奖词。请你代他们给朱校长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字数在40-60之间)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题目。
iPhone的魅力
至秦
①2011年苹果公司第三季度的报表显示,该公司持有流动资金758亿美元,超过美国政府的730亿,做到了真正的“富可敌国”。
②自从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宣布推出iPhone系列手机之后,iPhone的四款产品目前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5.6%,却赚得全球手机市场利润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如此强大的吸金能力着实令人敬佩。在中国,价格4900元左右的iPhone 4在手机市场出现断货的情况已不少见;在美国,有一半的美国人在选择智能手机时会倾向于iPhone;在英国,甚至有一位男子为了买到最新一代iPhone而提前一个多月在苹果零售店门口搭帐篷排队。
③iPhone席卷全球的势头已经无法阻挡,那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它拥有如此强的吸引力呢?
④iPhone有个杀手锏,叫App Store。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内置于iPhone的下载软件的程序。你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在App Store下载你所喜爱的程序,有些软件需要付费,但付费方式极为简单:你只需将App Store与你的银行卡绑定,即可实现轻松下载。凭借着如此便捷的软件下载方式和App Store中高质量的软件,让iPhone一下子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软件开发者们可以为iPhone研发软件,再提交苹果审核后最终放到App Store上供用户下载,如果下载收费,利润由苹果与应用开发商3:7分成。这不仅让那些优秀的软件开发商们赚得盆满钵满,更使得苹果公司从中赢取相当大的一笔收入。
⑤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举做活了企业。其他手机厂商以及手机系统开发商也开始争相模仿,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但目前的App Store仍凭借着42.5万应用和逾150亿次的下载数稳坐软件销售平台中的超级霸主。
⑥当然,iPhone看起来似乎异常强大,无懈可击,但其实它也并不完美,甚至有不少弱点。在国人看来,iPhone的费流量问题就一直很难解决。其实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许多买家不善用iPhone导致的。比如:不了解iPhone的许多程序会自动联网获取信息;不习惯随手关闭不用的程序和蜂窝数据,导致后台持续运行而费流量费电。iPhone的致命短处是用户不能自行更换电池。一旦电池出现故障,必须送至苹果零售店去维修,而且维修价格也着实不菲。此外,iPhone传输文件不像Windows熟悉方便,蓝牙也不能传输资料。这些缺点和问题让iPhone仍有提升的空间。
⑦iPhone以它创新的技术和经营模式引领着手机的潮流,时尚的方向。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加完美的iPhone吧。
【注释】iPhone是由苹果公司所推出的一款支持电邮、移动通话、短信、网络浏览以及其他无线通信服务的手机,于2007年在美国上市。
(选自《信息化建设》2011年第9期,有删改)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第②自然段的划线句子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一种并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⑴让iPhone一下子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
⑵但目前的App Store仍凭借着42.5万应用和逾150亿次的下载数稳坐软件销售平台中
的超级霸主。请根据文章第⑥自然段的内容,简要概括iPhone目前所存在的弱点。
史蒂夫·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共同创办人暨前任首席执行长。他凭过人的智慧和创新的勇气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曾经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