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由图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通过分析图中 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选(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的靠近时,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当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营养早餐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家住南部山区的小刚也是受益者之一,每周都能喝到政府发给的牛奶。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刚利用托盘天平、烧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刚观察到牛奶包装盒上标有 字样;
(2)将盒装牛奶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发现天平仍然不平衡,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天平平衡后,观察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然后小刚将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得牛奶包装盒的质量为 。则牛奶的密度为 。
(4)小刚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和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刚在学习完浮力知识后,认识了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一密度计(如图2所示),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液体密度。小刚受到启发,用细沙、水、刻度尺,记号笔、烧杯和平底玻璃管(数量不限),设计实验并完成了测量,请你帮助小刚利用上述器材完成測量牛奶密度的实验。
①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结合简图用文字说明,测量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②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测量量表示,比如水的密度用 表示)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1)请帮助小明根据电路图甲将实物电路乙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好后,当小明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 (选填" "或" ")端。
(3)小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无变化,则电路原因可能是 。
(4)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5)小明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 。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 "形玻璃管对着 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 (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 。
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 、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 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实验中点燃 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 蜡烛,也不能使 蜡烛与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 、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 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 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