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形成下列城市的原因中,与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

A.大庆、南通 B.攀枝花、上海 C.阿伯丁、匹兹堡 D.桂林、西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5)。完成20~21题。

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叙述不合适的是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业大量迁往内地,据此回答18~19题。
关于这种产业迁移说法正确的: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香港制造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②④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回答16~17题。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 B.京津、华北地区
C.东北和华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

“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该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4~15题。

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 C.农业技术 D.交通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 “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据此回答12~13题。
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滥砍乱伐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先移民,后治理
B.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