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北宋时期,“扬州”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关于当时“扬州”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水陆交通枢纽 |
B.南北漕运的咽喉,盐运中心 |
C.商业等经济发达 |
D.王安石、郑板桥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
影响扬州历史上几度兴衰的主要交通条件是( )
A.京杭运河 |
B.长江 |
C.津浦铁路 |
D.高邮湖等湖泊的湖运 |
改革开放以来,古城扬州焕发了青春。下列条件中不属于现代扬州发展的重要条件是( )
A.大规模疏浚了大运河 |
B.加强了宁(南京)启(启东)铁路的建设 |
C.大力建设宁(南京)连(连云港)高速、宁(南京)启(启东)高速 |
D.建造了与苏南能实现紧密联系的跨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 |
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其原因之一是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
下图为“大陆西岸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的是
板块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动力来自海底扩张,运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高大山系的成因、火山地震现象。读“板块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的板块有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冰岛位于
A.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
C.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
D.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 |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火山喷发 | D.形成褶皱山脉 |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