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甲、乙两省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柱状图”,完成问题。

甲省人口合理容量比乙省大,其原因主要是甲省

A.人口数量更多 B.陆地面积更广
C.科技更加发达 D.消费水平更高

为加强两省间的区际联系,乙省可从甲省引进

A.廉价劳力 B.矿产资源
C.淡水资源 D.资金与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⑤是一种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①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②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③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④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航空

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丁 B.丙
C.乙 D.甲

图示区域:

A.P地坡度最陡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适宜发展果林业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回答下列问题。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增产省份/增产量
河南/270
吉林/129
辽宁/104
黑龙江/72
山东/59
--
减产省份/减产量
浙江/153
广东/123
湖北/90
四川/87
江苏/86
福建/65


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B.耕地减少幅度大
C.耕作经验缺乏 D.生产技术落后

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南方省份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