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8回答问题。
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 A.粤、冀、晋、鲁 | B.豫、辽、晋、陕 |
| C.藏、川、甘、宁 | D.冀、晋、陕、藏 |
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
|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
读中美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迎风坡,②地为背风坡 |
| B.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
| C.①②两地均受流经沿岸的暖流影响 |
| D.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 |
塔胡穆尔科火山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山上裸露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 C.玄武岩 | D.沉积岩 |
下图为非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①所在的地形区为()
| A.东非高原 | B.刚果盆地 | C.撒哈拉沙漠 | D.东非大裂谷 |
②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沙漠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①地形区内最大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 B.尼日尔河 | C.赞比西河 | D.刚果河 |
下图中左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后来成立了该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对该河流域实行统一开发和管理,因此成为世界上流域开发治理成功的范例。右图为我国长江流域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左图流域开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开发水电 | B.可以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
| C.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易洪涝 | D.河流有结冰期,大部分不能通航 |
右图流域开发时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不正确的是()
| A.酸雨 | B.水土流失 | C.水质污染 | D.土地盐碱化 |
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经验借鉴的是()
| A.加强立法 | B.发电为首要目标 |
| C.经济发展为中心 | D.加强保护,禁止开发 |
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下表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问题 |
| 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
| 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
| D.经过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 |
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
| 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
| C.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 |
| D.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小流域相当于坳沟或沟道流域,不是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治理要加强综合治理,即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
|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
|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
|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
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降水量少 |
|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
|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
|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