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 |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下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回答下列小题。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下列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水利工程量大 |
C.科技水平高 | D.机械化水平低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和向往。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加快 |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 |
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
C.环境污染严重是扬州发展缓慢 |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甲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 B.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再城市化 |
乙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 B.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再城市化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下列小题。
年份 |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显示为某国际大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内的近远郊区卫星城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该都市与周边区域的铁路运输系统与通勤车站群密集,中心区的地理坐标为35°41′N,139°46′E。回答下列小题。图示信息表明,由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的卫星城
A.夜间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 |
B.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基本持平 |
C.昼间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
D.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逐步减小 |
在该都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中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最有可能为
A.金融业 | B.制造业 | C.信息业 | D.传媒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