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向人们传递了一种声音,“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这种声音的传递表明了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下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人民日报主办的“雷锋——我们与你同在”活动采用了漫画(见下图)及户外展览的形式,深受群众欢迎。这表明
A.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B.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化选择的文化 |
C.优秀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D.只有时尚、通俗、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用“凤凰涅槃”的方式将自己平凡的生命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用爱和责任铸就追求梦想的“路遥精神”,惠泽亿万大众的心灵,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励志向前的动力和精神财富。这段话表明
A.劳动和奉献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B.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这种共鸣
A.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 |
B.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
C.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