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编号 |
处 理 方 法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 |
种子不萌发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
B.甲、乙对照可知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D.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A.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
B.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
D.取食行为、取食行为 |
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 |
B.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
C.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
D.对某些野生濒危物种进行易地保护 |
如果你留心观察鸡卵,可以在卵黄上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鸡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称为()。
A.卵白 | B.胚盘 |
C.卵壳 | D.气室 |
成年人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膜 | B.骨密质 |
C.骨松质 | D.骨髓腔 |
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
B.天敌过多 |
C.生态环境被破坏 |
D.动物瘟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