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
赫尔希与蔡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悬浮液和沉淀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
B.32P主要集中在悬浮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悬浮液中32P放射性升高 |
D.本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 |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产生F2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形成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6(条) |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个) |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组) |
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个) |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评价,合理的是 (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
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非常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可以用培养基培养用于研究 |
B.噬菌体可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
C.细胞核是噬菌体的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 |
D.噬菌体能在宿主菌内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