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 MgCl2+2NaOH=Mg(OH)2↓+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A          B            C          D
(3)在蒸发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采取用        等措施。
A玻璃棒不断搅拌    B 来回移动酒精灯加热    C 来回移动蒸发皿加热
(4)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5)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6)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元素名称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
(2)氯化钙的化学式;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选用右表中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两种即可)。

ABC

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A B C D
(1)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
(2)装置B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初中化学学习气体的知识很重要。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E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5分)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废/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填 “甲”或“乙”);

(3)80℃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填三种方法)
(4)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填“有”、“没有”或“不确定”)。

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①图中共有种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内不同。
②D图可表示5个(填“分子”或“原子”)。
③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2)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