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C.三大改造 | D.新中国的成立 |
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
右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动 |
B.一五计划的推行 |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
右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其中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以下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
C.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
D.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