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A. | 火车轮船的传入 | B. | 大众传媒的兴起 |
C. | 有线电报的出现 | D. | 社会习俗的变化 |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 中共"一大"的召开 | B. | 黄埔军校的创办 |
C. | 南昌起义的发动 | D. |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 |
B. | 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 |
C. | 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
D. | 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 | 维新法令的颁布 | B. | 中华民国的成立 |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 | 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
B. |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
C. | 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
D. | 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