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8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孤雁不饮不食,只是飞鸣,写出了其苦念群侣的深情和执著。
B.颔联“一片影”指的是孤雁,与“万重云”相为比照,无限凄惶。
C.颈联写孤雁望尽天涯,寻觅到雁群后,群雁哀鸣,鸣声更是不绝如缕。
D.尾联写群鸦鸣噪纷纷,然听来却“无意绪”,尽显雁之“孤”、雁之“悲”。

(1)从诗歌题材看,《孤雁》属          诗。
(2)此诗写于杜甫漂泊夔州之时,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答: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圃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2)三、四句写出了海棠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倦 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释】此诗作于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州市)。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说明。
答:

(2)这首诗以一个“倦”字引出下文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

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边题目。
午 枕  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 )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请为第三句空格处选一个与意境相谐的词:
A乱 B空 C知 D静
(2)、第三联中“悦”字非常精炼传神,请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