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文艺的各个门类都出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但在文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为了赢得视听效果,大都从感官出发。这种“娱乐”低俗如果不加以遏制,就会败坏人们的审美趣味,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据此回答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人们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针对当前文艺 “过度娱乐化”倾向,政府

A.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B.应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要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谬误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游人置身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