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天时、地利、人和。全省海洋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海渔场均居全国首位。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贯通,都展示了浙江人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随着岁月流逝、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这样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等等。这些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1)结合图中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安徽省应如何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材料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推动消费升级。促进信息消费是时代大趋势。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与实施,极大释放了信息消费潜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意见》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主要任务: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等。为此,需要政府清理信息消费的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请分析材料二中蕴涵的认识论道理,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在提出和落实促进信息消费主要任务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懒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2)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地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良好的家风,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你的家风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