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材料二 (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
(3)概括以上两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4)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98艺术区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的一个艺术园区,日渐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 798能变成今天这样的面貌,是一个命运的偶然,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大山子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798艺术区形成的原因(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798艺术区发展沿革

时段
大事记
1951年
中央提出在北京大山子地区建设工厂,生产无线电电子元件,周恩来批示与东德协商援建。
1954年
东德援建专家与苏联专家抵达北京。
1957年
建成投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薄一波亲自为工厂开工典礼剪彩。
1958年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大跃进”高潮,工厂响应号召举行游行和誓师大会。
1964年
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有关文件,原厂定名为798厂,形成上万个品种的电子元器件产品体系。
20世纪90年代
798厂由以生产为中心的车间到分厂制承包经营,再到股份制改造。
2000年
798等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房产被闲置了下来。为了使这部分房产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团将这些厂房陆续进行了出租。
2002年
隋建国、刘索拉、于凡等艺术家开始进驻798,建立工作室。
2003年
美国人罗伯特在798开设八艺时区书店。
2005年
798成为北京政府首批授牌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到该年,共有一百多位艺术家和三百多家私营艺术机构进驻798艺术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 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6分,限40字)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限20字)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限40字)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6分,限40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的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材料二、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无常,长期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羁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针对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或自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封建庄园时代,英国的耕地以敞田制为基础,属于公共型。即为了使每个成员得到大致相当的土地,便把耕地按肥瘦、远近、干湿分成若干“条田”,在村民中分配。这样,每个农民的土地便散布在不相连接的的几块土地上……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改良,不利于个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15世纪末以后,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羊毛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与此同时,新航路开通以后,在英国发生的价格革命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额定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于是那些贪得无厌的贵族、庄园主便改变了土地经营方式。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圈地,开办牧场,从事养羊业。真正意义上的圈地运动开始了……
列宁也对圈地运动予以高度评价:“从亨利七世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其资本主义生产是这样无情地处置了农业生产中各种传统关系,并使这些关系与自身的相适合并服从于自己的。从这一方面看,英国是最革命的国家。”
——摘编自吕晔等《简论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启示》
材料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摘编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最革命的国家”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流转对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3)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近代英国与当代中国在处理土地关系上问题上的主要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