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正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俄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死也。”此人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 | B.建立皇族内阁制 | C.实行君主立宪制 | D.倡导民主共和 |
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A.平定三藩 | B.统一台湾 |
C.雅克萨之战 | D.平定噶尔丹叛乱 |
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 B.削弱地方权力 |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D.防止大臣专权 |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C.君王控制了用人权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