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 
| C. | 20 酒精和20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 ,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 D.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
 ④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
|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 
|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 
现有2mol的甲烷(CH4)在3.4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 A.3.2mol | B.2mol | C.2.5mol | D.0到1.7mol之间 |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 B.乙是一氧化碳 | 
| C.丙是一氧化碳 | D.丙是二氧化碳 | 
 “ ”和“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能用如图所示的是()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能用如图所示的是()
| A.2H2+O2=2H2O | B.2CO+O2=2CO2 | 
| C.N2+3H2=2NH3 | D.H2+Cl2="2HCl" | 
如图一氧化碳性质实验中不能说明一氧化碳性质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 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 | D.一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