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恢复国民经济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上述材料称颂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白渠 | D.坎儿井 |
河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钁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
《墨子·非乐上》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缪,此其分事也。这段话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自耕农经济脆弱 | B.商品经济发达 |
C.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D.自耕农经济不受政府管辖 |
牛耕的使用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大约开始于
A.商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魏晋时期 |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